当前位置:首页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焦作市城市管理局关于对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32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5-08-08  【字体: 】  阅读次数:

宋瑞敏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水电气暖等公用事业监管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道路重复挖掘管网施工影响出行方面

市政府高度重视道路重复挖掘、管网施工对市民出行的影响。为加强城市道路管理,严格控制挖掘、占用城市道路行为,解决城市道路反复开挖问题,确保道路功能的正常发挥及道路资源合理有效利用,作为城市道路管理部门,城管局和相关部门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加强道路改造与管网建设统筹

各项管线建设工程必须符合焦作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服从规划管理。各地下管线产权、行政管理部门应按各自职责编制各项地下管线的专项规划,指导城市各类管线建设。为避免重复破道,城管部门与住建部门建立沟通协调机制,要求各地下管线产权、行政管理部门应结合城市近期道路建设计划及用户发展需求,编制管线建设破道计划,力争管线工程与道路建设同步实施,减少道路重复挖掘,力争做到对道路及交通影响最小。但囿于资金及落实时间等问题,企业对所属管线更新改造工作常常无法落实不到位,无法按计划或时间实施。同时,严格破道审批,新建道路五年内、大修道路三年内一般严禁破道。

(二)强化部门联动机制

城管、住建主动将城市道路施工计划提供给交警部门,为交警部门提前制定城市交通组织方案提供依据,实现城市道路施工计划信息及时共享。做到道封控城管、交警双重审批,从源头上压缩封路时间。道路封闭期间,协调交警部门早晚高峰在周边道路增加警力,疏导车辆通行,确保市民出行顺畅。

(三)严格工程实施监管

强化施工统筹预置。在道路施工中,对交叉路口等重点区域部位,预先埋设通信、电力等管线通道,同时将一些市政管网外延至道路大修外缘,避免管线后期破道,影响刚建成道路。

加强破道工程质量监管城管部门与住建部门强化对接联合加强对各类占道破道工程的施工质量、竣工验收等工程建设活动监督管理,进一步规范地下管线工程和路面恢复工程建设行为,保障其质量达标。

三是推广非开挖新技术。在近年的城区排水管网等工程改造过程中,探索采用非开挖新技术,在确保地下管线设施安全的前提下,采用顶管、拉管紫外光固化修复等新技术,减少重复开挖道路。

、关于规范收费行为方面

(一)关于水气暖行业对新用户收取接入费问题(群众习惯叫开口费)。群众所说的开口费应该是指工程建设费,水、气、暖工程作业量为建筑红线以内至用户计量装置部分。依据焦政办【202210号文四、规范工程建设安装和运维收费规定“(二)合理纳入企业经营成本。202131日后在建和新建的商品房、保障性住房等,建筑区划红线内供水供电供气供暖管线及配套设备设施(含计量装置)的建设安装费用统一纳入房屋开发建设成本,不得另外向买受人收取。新建小区工程建设费全部由开发商出资,业主无需缴纳该项费用(一)明晰用户承担费用情形建筑区划红线内,无法纳入房屋开发建设成本的自建房产、工商业用户配套建设以及既有建筑增扩建或改造供水供电供气供暖管线及设备设施的费用,由用户与安装工程企业按照市场化原则协商确定(三)推进建设安装环节市场化。建立建筑区划红线内的供水供电供气供暖建设安装环节公平开放和市场竞争机制,同步健全建设安装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督管理机制。即既有小区建筑红线内工程业主可自由选择建筑安装企业进行施工,具体工程费用双方自行协商确认。

目前,水、气、热企业承建的建筑红线内工程费用按照2016版河南省工程预算定额测算,其中,供水、供气企业按照具体施工量进行工程预算,供暖企业核定未供暖既有小区红线内供热设施工程建设费收费标准为118/平方米对在规定时间内申请接入集中供热的既有小区进行让利优惠,按照95/平方米收取居民红线内供热设施工程建设费,工程建设范围为小区建筑红线以内至居民家户入户连接处。

(二)关于供热计费方式问题。依据《城市供热价格管理暂行办法》(发改价格【20071195号)、《关于进一步推进热计量改革工作的意见》(建城【201014号)、《关于完善我市集中供热价格结构的通知》(焦发改价格【2017118号)、《河南省集中供热管理试行办法》的相关规定,结合我市供热计费模式及建筑节能性的实际情况,分为三种:2017年之前已按照一部制计费的建筑暂不改变计费模式;2017年之后新建建筑采用两部制计费(个别小区因开发商未安装热计量表原因采用按面积计费);既有老旧小区属于非节能建筑,不具备按流量计费条件,统一采用按面积计费方式。

供热企业严格按照焦发改价管【2008775号文及焦发改价格【2017118号文执行,收取用户采暖费。其中,居民一部制计量收费标准0.15/千瓦时非居民一部制计费收费标准0.23/千瓦时居民两部制计量收费标准由6.3/平方米·季的基础热费及0.105/千瓦时的计量热费构成居民按面积计费收费标准为0.175/平方米/天,非居民按面积计费收费标准为0.27/平方米/天。

三、关于暖气不热问题

为有效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暖气不热问题,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供热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从热源保障、设施建设、热网改造、建章立制、提升服务等关键环节入手,查问题、补短板、抓落实,全面提升城区供热能力,努力保障群众温暖过冬。“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共收到供暖类工单5906件,同比下降45%;寰慧热力公司客服系统共收到工单19846件,同比下降48%,用户满意度达98%2024—2025年度采暖季供热工作整体形势呈现出稳定向好的发展趋势,广大供热用户普遍反馈,供得早了、家里热了、供暖质量更高了,涉暖信访工作连续3年被市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通报表扬。

(一)2024—2025年度采暖季供热工作情况

1.精准施策,破解难题。为统筹推进供热工作,市领导多次召开城市集中供热工作推进会,提前部署集中供暖工作,协调解决城区供热管网互联互通等难点问题,确保城市集中供热工作扎实开展。为解决热源保障能力不足问题,我局与市发改委紧密协作,指导万方电厂增加了加热器和热网循环泵,华润电厂新建了一台供热首站,供热能力达到1800万平方米,确保供热期间热源稳定供应。为解决城区热源均衡调配难题,寰慧热力公司投资1200余万元,建成了普济路段(人民路映湖路)热源互联互通管网,完成了华润新首站管网对接工程,解决了南北片区供暖管网不互联、3家电厂热源不互通的问题,确保中心城区约85%的供热区域多热源互通,形成了一网多源、互联互通、统筹调配热源保障新格局。

2.建养并重,补齐短板。一是推进项目建设。大力实施老旧小区集中供暖项目,完成139个老旧小区庭院管网供热设施、105个换热站和2×23公里老旧管网的改造任务,成功供暖128个小区,尤其是结束了群英河沿线统建、二建等137个老旧小区多年供不上暖的历史,让5万多居民住上了暖屋子二是实施管网更新。寰慧热力公司投资2700余万元,对运行年满15年以上、存在泄漏隐患且热损失大的人民路段(文丰路长恩路)主管网进行了更新改造,确保管网运行的效果和质量。三是抓好冬病夏治。全市累计投入资金1.33亿元,对300多公里的供热管网和1486项供热设施进行了全面检测、检修和养护,中心城区完成了239座换热站、171个小区庭院管网、818处市政管网操作井及3.6万户用户端设备的维修和维护任务,保障了供热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3.立足长效,利民惠民。一是强化供热绩效监管。修订完善了《焦作市中心城区供热企业考评办法》、《焦作市中心城区热用户室温测评实施方案》,定期对寰慧热力公司供热质量、群众满意度、投诉率等指标开展考核测评,对室内温度不达标、群众投诉处置不到位等问题,督促寰慧热力公司立行立改,举一反三,不断加强和改进服务水平。二是及时回应群众诉求。持续开展访民问暖活动,累计入户走访2.3万次,解决群众投诉1674件。督促寰慧热力公司落实供热网格员责任制,71暖管家加入800多个小区业主微信群,第一时间解决群众身边供暖问题。三是坚部门协同联动积极会同市信访局、市委网信办、发改委、公安局和各城区政府,建立涉暖网络舆情信访问题联动机制,对信访舆情提前分析研判,妥善应对,确保供热舆情不出群(业主微信群)、信访不出院(居民家属院)。

4.用心用情,提升服务。提早部署确保实现开门红。中心城区提前开展供热各项准备工作,92日小区换热站注水试压、1010日一网注水、111日一网冷循环、116日具备供热条件、1110日一网和小区换热站提温试运行、1115日用户室温达标,有效降低供暖初期暖气不热投诉量,确保实现供热开门红。二是全面推行供热网格员责任制。暖管家加入业主和小区微信群,做到供暖问题舆情不出群信访不出,有效降低用户投诉量。建立联合报修制度。实行公司、供热服务中心、片区、专属暖管家四重电话报修受理制度。四是升级改造客户服务中心客服席位增加至30个,有效改善供暖初期用户电话打不进来、业务受理不及时的情况五是开通便民缴费渠道供热企业微信公众号、云闪付、中原银行及建设银行微信生活缴费支付宝等APP均支持线上缴费功能;线下缴费已新增至八个收费网点,尽可能满足用户需求六是强化供热宣传组织供热企业开展企业开放日、媒体座谈会、慧暖万家、现场宣讲等活动,持续通过焦作电视台、日报社、公众号、视频号,滚动发布供热咨询、设施维护、报停报装、供热交费、供热知识等内容,解决群众供热问题。七是做好应急处置准备。针对极端天气、设施运行故障等突发事件,供热企业完善应急保障预案;持续开展地下有限空间和供热中断应急演练;投入180万元签约3家外委抢修施工队伍,招聘大学生和季节工110人,组织维修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和专业考试做好抢修车辆和器材设备等物资储备。

(二)2025年工作计划

1.加快推进设施建设一是计划投资820万元实施焦东路与天河北路供热管网互联互通项目,进一步增强管网互补应对能力。二是加快推进4个庭院管网政策性资金支持项目工程,改造94个小区庭院管网,进一步提升供热质量。三是积极推进专项债老旧小区集中供暖工程项目。寰慧热力公司推进荣祥小区等剩余10个未完成的小区建设;城发集团计划完成剩余9.28公里市政供热管网和33个小区庭院管网工程。四是加快用户开发,计划投资867万元,建设弘正新高地等23个小区庭院管网,拟接入面积70万平方米;实施和平街建业府等11个新扩建分支管网。

2.全面开展冬病夏治一是开展供热设施冬病夏治,计划投资580万元开展检修项目1515项,涵盖410座换热站、195个小区庭院管网及910处市政管网操作井等各类供暖设施、设备。二是计划投资231万元开展循环泵、一二网阀门等设施改造,将有效改善小区循环流量不足、顶层用户家中积气不热、小区管网末端不热、管网泄漏无法隔断等运行问题。

3.持续提升服务品质一是继续保持与市信访局、市委网信办、12345平台等部门的高效对接,完善优化联动机制,确保能够及时响应和处理群众的供热诉求。二是持续开展党建引领、慧暖万家活动,针对多次报修且满意度较低的重点用户,实施重点用户一户一档服务承包制度,建立重点用户信息档案,主动了解用户需求,定期进行回访,通过构建和谐的用户关系网络,不断提升用户满意度。

四、关于用水方面问题

(一)关于水垢增多问题

2018年起,随着苏蔺、府城两座南水北调水厂及配套设施相继投用,焦作市中心城区于20208月实现南水北调水全覆盖。南水北调水虽硬度较低,但仍含天然矿物质,煮沸后可能产生少量水垢。为确保城市供水水质安全,我局开展了以下工作。

1.加强水质督察工作,筑牢居民饮水安全防线。我局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对全市公共供水厂的出厂水、管网水、末梢水及二次供水进行水质检测,检测频次及检测内容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及相关行业规范的规定,并将检测结果在焦作市城管局网站进行公布,切实将行业主管部门的督察职责落到实处。除此之外,我局不定期对中心城区小区及重点场所的水质进行抽检,今年截止目前止,已分两批次对30余处点位的供水水质进行检测。通过强有力的监管措施,切实保障居民饮用水安全。

2.加强供水来源管控,保障用户喝上优质南水北调水。我局调阅了焦作水务公司2017-2024年水质检测(总硬度)指标,使用地下水期间,出厂水硬度区间在289-450 mg/L,苏蔺水厂和府城水厂建成后,我市中心城区全面使用南水北调水,出厂水硬度区间在124-193mg/L。近几次水质检测结果显示,水质硬度区间在139-149mg/L,远低于地下水硬度,能够回应群众对南水北调水掺杂地下水的质疑,保障群众喝上优质南水北调水。

3.加强水厂生产管理,确保源头到龙头水质达标供应。为确保市民能够喝上放心的饮用水,我局督促市水务公司从生产源头设置多道屏障开展水质管控工作,确保供水水质达标供应。

一是优化净水方式。为应对不同的水质变化,供水厂在水处理过程中采用常规药剂(2种)和应急药剂(3种)并用的方式,通过选择性投加净水药剂,使出厂水水质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

二是精准投放药剂。为做到药剂的精准投加,每个工艺节点均安装有在线流量计,可以参考流量变化进行药剂的精准自动投加,确保水质稳定。

三是实时监控水质。市水务公司在原水、过程水、出厂水、管网水均安装有水质在线仪表,可实时监测水质变化情况,工作人员可通过获取的水质信息,动态调整药剂种类和加药量,确保源头到龙头水的水质安全。

四是建立HACCP管理体系。市水务公司引入确保食品安全的预防性管理系统,并保持对体系进行持续的完善改进和不断更新,通过在水厂运行过程中实行关键点限值控制,对药剂、供水设备等涉水产品和供水设备设施的日常维修、维护等提前入手,为南水北调水厂安全优质生产提供有效的水质风险管控手段,使饮用水水质在生产过程中最大限度趋于零缺陷,实现生产过程的精细化、标准化及规范化管理,实现优质供水、安全供水的目标。

五是严格执行相关标准。在我局的监督下,市水务公司严格执行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22)和《城市供水水质标准》(CJ/T206-2005)要求,建立了班组、厂级、公司级三级质量检测体制,确保出厂水、管网水、用户终端水均能够达标供应,严控不合格自来水进入城市供水管网,并定期将水质情况向社会公告。

(二)关于水源切换与收费标准差异问题

焦作市水务公司严格按照市发改委焦发改价格20171文执行水价收费标准。根据《焦作市城市管理局关于印发提升获得用水”“获得用气服务举措实施方案》要求,我局督促市水务公司通过公司微信公众号、官网、营业厅展板等线上线下渠道同步公水价,并通过常态化供水服务民生直通车活动,走进社区、居民小区向市民进行宣传,提升工作透明度。同时,督促市水务公司建立动态调整告知机制在施工、抢修等需要切换水源的特殊情况下,按照提前告知、全程透明原则确保用户及时掌握供水动态以田涧沟供水管线迁建工程为例:20241030日至1111日,为配合田涧沟拓宽治理工程建设,市水务公司对西侧DN1200主干供水管线实施迁建施工,为保障区域内居民正常用水,施工期间启用地下水备用水源。施工前市水务公司通过《焦作日报》视频号、微信公众号、社区公告等渠道,提前向受影响区域用户明确公示水源切换时间、范围及收费标准(按地下水价格计收),切实保障群众的知情权。

感谢您对我市公用事业的关心与支持!我局督促公用事业企业持续提升服务质量,切实保障群众合法利益,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

 

  

              

2025710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