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市城市管理局关于对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201号建议的答复 |
发布时间:2025-08-08 【字体:大 中 小】 阅读次数: |
夏莹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老城区亮化工程”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科学规划布局,构建照明体系 我们始终坚持规划先行,多年前便委托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组建专业团队,严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城市夜景照明设计标准》等法规条例,结合我市城区街道布局、建筑风貌和公共空间分布,深入开展调研论证。经反复研究,确定了焦作市景观照明 “一横、一纵、五核心”的总体框架:“一横”以解放路作为横向景观灯光展示轴线,串联城市东西;“一纵”依托塔南路、迎宾路构建纵向景观灯光轴线,贯通城市南北;“五核心”分别为解放路三维广场商业中心、解放路东方红广场文化中心、龙源湖公园休闲中心、焦作太极体育中心体育中心以及迎宾路南入城口入城门户。在广泛征求市民、专家及相关部门意见后,形成《焦作市景观照明专项规划》,为城区亮化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引,初步构建起层次分明、功能完备的照明体系。 (二)升级照明设施,提升亮化效能 随着城市发展,城区部分路灯系统老化问题日益凸显,存在能耗高、照明效果差、运维成本大等问题。以丰收路(山阳路至普济路)路段为例,该段路灯已使用超二十年,灯具透光性能严重下降,灯架及线路老化锈蚀,不仅影响照明效果,还造成电能浪费。2025年初,我们积极推动改造工作,将该路段175套老旧路灯全部更换为企业捐赠的欧普LED照明灯具。改造后,该路段路灯照度显著提升,节电率高达40%,有效降低了运维成本,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提升。 (三)融合文化元素,打造特色夜景 在坚持节俭、适度原则的工作基础上,为充分展现城区文化底蕴,我们联合市园林绿化中心、文旅局、五城区城市管理局等多个部门,深入挖掘城区历史故事、民俗文化,系统梳理文化资源,为亮化设计提供丰富素材。在2025年春节期间,亮化成果亮点频出:对南通路、民主路等5座南水北调跨渠桥进行特色装点;国家方志馆南水北调分馆、恩州驿等6大地标性建筑,通过灯光设计凸显独特魅力;人民路、解放路等21条主要道路以绚丽灯光勾勒轮廓,中国结、红灯笼等传统装饰元素与现代光影深度融合;4个高速入市口、3个广场及6个公园经亮化改造焕然一新;丹尼斯、万达广场等重点商业区域,也通过灯光营造热闹氛围,吸引大量市民游玩打卡,有效提升了城市夜间文化氛围。 (四)多方协同推进,凝聚工作合力 我们积极构建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居民配合的协同机制。政府方面,每年将城区亮化资金纳入财政预算,保障亮化工作顺利开展;企业参与上,探索引入社会资本,谋划采用合同能源管理等模式,减轻政府资金压力;居民配合层面,通过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宣传亮化工作成果,提高居民知晓率与支持度,激发居民参与亮化工作的积极性。 二、下步工作计划 (一)深化规划落实,优化照明布局 持续推进《焦作市景观照明专项规划》在城区的细化落地,建立规划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城市发展和居民需求变化,及时优化照明布局,确保规划的适应性和前瞻性。 (二)扩大设施升级范围,推进智能化改造 以丰收路路灯改造成功经验为基础,逐步推进其他路段路灯改造升级,同时推进照明设施智能化建设,实现路灯远程控制、故障自动报警、亮度智能调节等功能。通过智能化改造,进一步降低能耗,提升照明设施运维效率。 (三)深挖文化内涵,打造特色品牌 持续联合市文旅局、五城区城管局等部门,深入挖掘城区历史文化故事,结合城区传统建筑风格、民俗风情,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亮化主题。 (四)强化协同机制,保障工作推进 完善政府主导的统筹协调机制,加强城市管理、财政、住建等部门间的协作。加大对企业参与亮化工作的政策支持力度,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城区亮化。进一步创新宣传方式,提高居民参与度,鼓励居民为城区亮化工作建言献策,形成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 再次感谢您对城市管理工作的关注与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2025年6月6日 信息来源:
|